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12人(直径2600mm) 医用空气加压氧舱技术参数

名称

具体参数及描述

一、高压氧舱(注册证名称:医用空气加压氧舱)产品执行标准

1.GB/T 12130-2020《氧舱》;

2.TSG 24《氧舱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3.TSG 21《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4.GB9706.1-2020 《医用电气设备 第1部分: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的通用要求》;

5.GB50222-2017《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6.GB/T7134-2008《浇铸型工业有机玻璃板材》;

7.GB/T 12243-2021《弹簧直接载荷式安全阀》;

8.NB/T47013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9.JB 4732《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

10.满足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产品检测要求。

二、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1.升、降压速率舱升、降压速率:0.004Mpa/min~0.02Mpa/min范围内可调。过渡舱升、降压速率:0.008Mpa/min~0.08Mpa/min范围内可调。

2.舱内噪音:≤60dB(A)。

3.舱内照度:平均照度≥60Lx,照度不均匀度≤60%。

4.舱内环境氧浓度:≤23%。

5.氧舱进舱电压:≤24V。

6.温度控制范围:18℃~26℃。

7. 温度变化率:≤3℃/min。

8.接地电阻:≤4Ω。

三、主要技术参数


(一)氧舱舱体

1.舱体结构形式:双舱四门舱体。平底、平封头圆形高压氧舱。

2.氧舱规格:舱体直径2600mm,长度8200mm。

3.治疗人数:12人,其中主舱8人,过渡舱4人,人均舱容≥3m³。

4.设计压力:0.3MPa,工作压力0.2MPa。

5.舱门形式:

5.1舱门:采用一次冲压成型高强度氧舱用轻型薄壳门,舱门强度更高,推拉更加轻便。

5.2锁紧方式:采用低压自动锁紧。

5.3密封:采用氧舱用翼型密封条,微压自封提高初密封效果,双重密封结构提高舱门密封效果。 

6. 舱门透光尺寸及数量:

6.1透光尺寸:(高×宽)1700mm×800mm,方便车、床及仪器进出。数量4套。

6.2采用平移门,舱内地面、舱门门槛、氧舱大厅地面持平,方便车、床、仪器进出。

7. 照明方式及数量:采用冷光源外照明,采用球面照明窗,数量12个。

8.观察窗尺寸及数量:透光直径300mm,数量6只。

9.摄像窗(利用观察窗)数量:6个,主舱4个、过渡舱2个。在每个观察窗顶部设置隐藏式摄像机。既不影响观察窗使用,又可利用监视器近距离无死角不变形观察舱内。免除更换摄像窗玻璃,降低使用维修维护更换成本。

10.递物筒数量:2套,透光直径300mm,主舱、过渡舱各1套。采用氧舱安全型递物筒,提高内门盖的打开以及关闭便捷,保证物品传递时的舱内与外界之间的密封性,使用效果好。

11. 舱内装饰:采用两侧内壁无夹层设计,减少细菌残留。金属材料采用镀锌冷轧钢板,表层静电喷塑,高强度,抗磨,抗撞,阻燃等级为A级。

12.舱内座椅及数量:高压氧舱专用座椅(外罩:阻燃等级≥B1级),共12个。一侧为活动座椅,一侧为固定座椅。

13.吸氧装具布局方式及数量:采用壁挂式吸氧装置12个,主舱8个,过渡舱4个。

14.舱内地板:采用防火、抗阻燃的地板革铺面。

15.舱内其他配置:

15.1.舱内配设吸痰装置3套: 主舱2套、过渡舱1套

15.2舱内配设急救供氧装置3套:主舱2套、过渡舱1套。

15.3舱内配呼吸机气源接口装置2套:主舱、过渡舱各1套。

15.4配设生物电无损导联装置接口3套:主舱2套、过渡舱1套。预留备用孔,可满足临床各种仪器的接入,确保信号不衰减、图形不变形、监测结果真实、准确、可靠。

15.5舱内配全方位对讲装置2套:主舱、过渡舱各1套。

15.6舱内配无触点感应式应急呼叫报警装置12套,每人位1套。

15.7每舱室均设置自动泄压安全阀2套,并配手动紧急卸压装置。

15.8舱内设置投影设备2套,方便舱内患者治疗时观影。

15.9每舱室均配设药品柜1套。

15.10每舱室均配设输液吊架1套。

16. 舱体设计使用年限20年。

(二)操作控制台

1.设备操作控制方式:采用机械手动+触摸屏控制+计算机自动化操作三种形式;

2.采用集中控制台,所有仪器仪表阀门合理布局在一个集中控制台上,便于控制,更加安全。避免操作人员往返主控台分控台。

3.控制台主要配置:

3.1加减压(手动)操作阀门:4套。

3.2供排氧操作阀门:4套。

3.3智能声光报警式测氧仪(带打印功能):2套。

3.4压力显示系统:9套。

3.5分布式吸氧动态显示系统:12位。

3.6氧舱专用双工对讲机:1套。

3.7音乐播放器:1台。

3.8应急电源:2台。

3.9急救供氧装置:3套。

3.10取样流量计:2套。

3.11触摸屏控制系统:4套,可显示舱内温湿度、呼叫、雾化、水压报警、水位报警、吸氧计时、加减压、排氧等。

3.12数显温控仪:2套

3.13吸氧计时器:2套。

3.14计算机控制系统:1套。

(三)压力调节系统

1.空压机:配设静音型螺杆空压机,2台,排气压力1.25MPa,排气量1.9m³/min。

2.空气冷却系统:配设冷冻式干燥机,2台。

3.空气净化系统:采用气水分离器、空气过滤器进行多级过滤,保证进舱气体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4.储气罐:设计压力1.55MPa,工作压力1.4MPa,总容积12m³。储罐数量及结构形式按基建实际情况设计。

5.消音装置:配设加压消音装置2套,主舱、过渡舱各1套。

6. 进舱空气检测装置接口:配设进舱空气检测装置接口1套,检测空气质量时安装、拆卸更加方便。

7. 氧舱超压预警系统:具备,超压时报警,保证使用安全。

(四)呼吸气系统

呼吸气体供应装置:采用低阻力供氧方式,配低阻力呼吸调节器、传感、供氧缓冲包。排氧方式:缓冲式舱外排氧。

1.舱内吸氧装具:采用多功能医疗模块12套。每套医疗模块具备常规吸氧、一级吸氧、雾化吸氧、负压吸引、应急呼叫等功能。

2.呼吸调节器:采用微阻力呼吸调节器 12套。

(五)舱内环境调节系统

1.制冷系统:采用吸顶分体冷暖系统。主舱2P 1台,过渡舱2P 1台。

2.送风方式:采用永磁耦合感应传动。

3.制冷系统放置室:舱体顶部增加制冷系统放置室,可有效提高舱内空间的净高度,保证舱内装饰整体协调统一。

(六)电气控制系统

设立独立式配电系统,采用漏电保护器和隔离变压器双重安全保护,双电源自动切换。

(七)监控系统

1.摄像机:采用400万像素摄像机,6台(其中主舱4台,过渡舱2台)。在每个观察窗顶部设置隐藏式摄像机。既不影响观察窗使用,又可利用监视器近距离无死角不变形观察舱内。免除更换摄像窗玻璃,降低使用维修维护更换成本

2.监视屏:55英寸监视屏1台。

3.硬盘录像机:硬盘录像机 1台,监视画面经由硬盘录像机,将每个摄像机画面显示于监视屏上。录像存储时长3个月。

(八)消防系统

1.消防系统:按GB/T12130-2020《氧舱》标准之要求,各舱室均配置水喷淋消防设施,要求喷水强度≥50L/(m².min),喷水动作响应时间≥3s,并在操作控制台及舱内醒目位置设置快开式气动控制阀,以确保紧急状态下使用。

2.细水雾灭火系统:采用细水雾灭火系统。有效灭火降温。

3.消防水罐:配备满足使用要求的消防水罐 1台(容积:2m³),采用高压氧舱用防腐高压消防水罐。

(九)计算机控制系统

1.采用计算机控制系统:医用空气加压氧舱计算机自动化操作控制系统具备安全可靠、操作简便、稳定性好,通过各种传感器采集到所对应的各种有关压力、氧浓度等数据,输入系统处理中枢,经计算机运算并在显示屏上显示,系统处理中枢对有关信号经比较处理后按预定程序发出指令来控制排氧系统、加减压系统运行,系统运行过程中如遇舱内患者不适应情况,可通过人机对话,随时调整治疗或终止程序运行。

2.硬件配置:

2.1工作站:采用行业标准工作站作为人机界面接口,完成参数设定以及参数输出功能,维护成本低。

2.2通讯设施:采用专用千兆网络设备,采用6类通讯网线,实现高速稳定通讯,可通过连接互联网实现远程更改电脑参数以及故障处理。

2.3压力传感器:采用行业标准压力变送器。精度高、寿命长、稳定性好,提供安全保障。

2.4控制中枢:采用可编程程序控制器模块,每个模块可以独立拆卸更换,后期维护成本低,具有故障自诊断功能,带有网口通讯可实现远程软件升级。

2.5播音系统:采用独立式语音播放模块,可实现各个舱室同时播放不同内容语音。

2.6继电器:采用标准继电器,质量高,寿命长。

2.7开关电源:采用标准高精度开关电源。

2.8组态软件:采用标准监控组态软件。

3.软件主要功能:

3.1友好的用户界面:屏幕上可显示医生代码、吸氧人数、各舱室代码等信息,以数字图表形式显示舱内压力、环境氧浓度、加减压阀开启度、排氧阀开启度等参数及 “压力/时间”理论方案曲线、“压力/时间”实际运行曲线等信息。

3.2加减压过程的程序化控制:该系统对高压氧治疗方案(加减压曲线)可根据需要自行设定、调整,对其中常用方案可设为固定多模式,在氧舱运行过程中可根据需要对已设定的运行方案进行暂停、修改、恢复和终止。

3.3智能排氧:自动智能排氧系统将根据舱内病员的数量、排氧阻力的大小及舱内氧浓度的升高情况自动调节排氧量的大小,达到呼吸自如、排氧顺畅效果。

3.4氧浓度自动监控:当舱内氧浓度超过国标规定的22.5%时,系统程序自动进行通风换气处理;在通风时,如果氧浓度小于22%程序继续通风三分钟,以确保舱内氧浓度在正常的范围之内。

3.5故障自检功能:具有故障导引排除和应急处理程序,当自动控制的传感器或执行元件发生故障时,系统软件自动检测到错误并给出处理方案,直至系统安全停机。

3.6语音提示:治疗过程中自动对舱内人员进行必要的语音提示,包括进舱须知、治疗要求、注意事项等信息,各个舱室独立播音,不同舱室独立运行期间可以同时播放不同内容语音。

3.7舱内压力自动保护:当舱内压力超出氧舱的使用压力时,系统软件给出报警信息并自动打开排气阀,进行强制减压调整,使舱内压力始终处于正常工作范围之内,压力继续增高则强制停止程序运行停机检测。

3.8智能记录:开机自动记录功能,系统自动绘制压力与时间的曲线关系图,在自动工作情况下,对操舱人员的操作,如暂停、修改方案、终止等都给予记录。

3.9智能客户接口:系统软件具有完善的客户接口,当加减压不稳定时,客户在厂家的指导下可以轻松地进行调整。

3.10远程网络技术支持:在医院技术人员无法进行调整的情况下,要求可以连接互联网,厂家软件工程师可实现故障处理以及软件升级。

3.11程序可视化监控:通过专用软件监控程序运行状态。

3.12软件系统一键还原:当软件系统故障时,一键还原功能,将自动恢复到调试好的正常状态。

3.13断电自保:当出现停电等不可预计的情况时,微机系统自动关闭,系统所有参与自动控制的阀门及传感机构立刻回到零状态,自动阀门关闭,保持舱内状态不变,立刻转为手动。断电后当重新获得电能时,打开微机系统设置参数,接续舱内状态继续工作。

3.14记录、存档和打印:

3.14.1记录:全程加压治疗记录一次的内容:运行日期、医师编号、治疗方案、方案修改、吸氧人数等;全程加压治疗每5分钟记录一次内容:时间、氧浓度、舱压等参数。

3.14.2存档:对记录内容以图象和数据的格式自动存档,存储量≥10年。

3.14.3打印:用户可随时调出已存档的记录文件并进行打印。

3.15程序定制开发:厂家具有强大的独立开发团队,为后续软件升级以及定制化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十)安全附件和安全保护装置

1.安全阀:主舱、过渡舱配置安全阀各2只。储气罐、消防水罐配置安全阀各1只。

2.递物筒配装压力锁定、低压自动开启装置各1套。递物筒配装压力显示仪表各1套。

3.压缩机配装超压自动停机、低压自动复位装置。

4.各舱室内、外应急卸压装置各1套。

(十二)、其他配置

配置婴儿吸氧装置1套。婴儿吸氧装置尺寸规格:长*宽*高:850mm*450mm*450mm。采用全透明设计,便于对患儿的观察。